课程编号:B313006
课程名称:社会组织与社会结构
授课对象:社会学专业博士研究生
授课教师及职称:李汉林教授
授课方式:讲授、研讨
学时:60
学分:3
课程内容概要:
该课程面对的是有一定研究能力的专业研究生,其目的是有选择地介绍和评价社会组织与社会结构研究中的现实状况和学术走向,具有以下特点:第一,课程内容不是面面俱到地介绍这一领域的一般状况,主题的取舍受到教师个人学术偏好的影响;目前重点是要学习组织与制度、社会关系与社会网络以及理性选择等有关、制度社会学与组织社会学方面的理论与方法。第二,介绍与评介相结合,学习和研究相结合,较多地加入了教师本人的学术心得,并从这个基础上对涉及到的问题加以讨论;第三,应用性较强,着重于理论对现实问题的解释能力;第四,主要以中国城市中的社会组织与社会结构变迁为主线。课程分为以下五个部分:
1、 介绍和评价几个基本的理论流派和观点;
2、 社会组织与社会结构研究中的理论建构与检验;
3、 实证研究的设计;
4、 数据的分析与处理、
教学要求:
该课程要求学生具备一定的研究能力和实地调查经历,教学中将以案例以及实证调查的数据作为分析和研讨基础;要求学生积极参与教学与研究,在研究的过程中学习,师生之间需要以互动的方式实现教学相长的目标。目前主要是要掌握制度社会学与组织社会学的最新进展和前沿问题,了解它的理论发展脉博和在现实问题中应用的切入点。
考核方式:课程论文
参考书目:
1、 费孝通:《江村经济》,戴可景译,江苏人民出版社,1986年。
2、 费孝通:《乡土中国》,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记,1985年。
3、 折晓叶:《村庄的再造——一个“超级村庄”的社会变迁》,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年。
4、 迪尔凯姆:《社会学方法的规则》,华夏出版社,1999年。
5、 迪尔凯姆:《自杀论》,浙江人民出版社, 1986年
6、 奥斯特曼罗姆等编:制度分析与发展的反思,商务印书馆,1992。
7、 程虹:制度变迁的周期,人民出版社,2000。
8、 韦森:社会制度的经济导论,上海三联书店,2001。
9、 张宇燕:经济发展与制度选择,人大出版社,1993。
10、 李汉林,李路路: 中国单位组织:资源 权力与交换, 浙江人民出版社, 2001年
11、 J.Tanur: Questions about Questions. New York,1993.
12、 S.Cole: The sociological Method, New York, 1987.
13、 Li Hanlin, Wang Qi: Research on the Chinese Work Unit Society. New York, 1996.
14、 韦伯:《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三联书店,1998。
15、 艾尔.巴比:《社会研究方法》(上、下),华夏出版社,2000年。
16、 布莱洛克:《社会统计学》,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7年。